2111044w94fs

P ROJECT CASE

项目案例展示

南京主城引流补水规划

南京市正大力开展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拟通过控源截污、河道清淤、引流补水、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基本消除黑臭现象。其中实施方案中关于“引流补水”部分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引流补水,研究制定城北、城南、河西、宁南、城东几大片区流域性引流补水方案,统筹长江、秦淮新河、内外秦淮河水系、金川河(玄武湖)水系、河西圩区水系等引水调度工作,为各区河道整治引流补水提供必要的条件”。南京城区水系连通引流补水方案规划范围为城区范围,研究范围扩展至城区周边骨干水系。具体为:西、北至长江,南达秦淮新河,东至外秦淮河和规划的秦淮东河一线。

了解更多

马鞍山市水资源保护规划

为构建马鞍山市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马鞍山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的有关成果已经在后续的黑臭河道治理、水功能区达标建设、马鞍山市一河一策行动计划制定等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治理工程和管理实践中得到贯彻和应用,发挥了较大的环境、社会效益。规划的实施,将有效改善马鞍山市水体水质、保护水生态现状,防治水污染,遏制水生态系统恶化,构建起马鞍山市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打造 “水清、湖碧、流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有助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了解更多

泰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泰州全市总面积5787.2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77.85%,水域面积占22.15%。全市下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

了解更多

江苏省石臼湖保护规划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加快推进,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石臼湖保护利用的要求,充分发挥石臼湖的生态区位价值与自然资源优势,实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按照江苏省水利厅苏水河湖〔2019〕10号文下达的“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河湖保护规划编制的通知”精神要求,对石臼湖保护规划进行修编。规划对石臼湖保护现状及形势需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规划目标及指标,提出了湖泊功能定位、空间分区及管控、湖泊资源保护、湖泊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保护措施。《江苏省石臼湖保护规划工作大纲》、《石臼湖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专题报告》、《石臼湖生态保护修复研究报告》及《江苏省石臼湖保护规划》均顺利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审查会。

了解更多

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

2014年6月,依照水利部开展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南京市水务局委托我院开展《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的编制工作。

《规划》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为主线,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与南京市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保持布局,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土资源基础保障。

《规划》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近期规划目标为初步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监督管理和监测体系,进一步扩大提高生态清洁小流域和水美乡村建设成果,创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85%,初步实现“山青、水洁、林茂、景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规划基本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监督管理和监测体系,创建一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95%,基本实现“山青、水洁、林茂、景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目标。2019年获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优秀设计三等奖。


了解更多

南京市美丽河湖建设技术指南

为规范和指导南京市美丽河湖建设,明确美丽河湖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美丽河湖,制定该技术指南。指南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水安全建设、水资源建设、水环境建设、水生态建设、水文化建设、水经济建设等章节。该指南将成为指导南京市美丽河湖建设的重要依据。

了解更多

南京市城市防洪规划

维系水利安全与水生态资源的《南京城市防洪规划(2013~2030)》以相关流域规划为基础进行合理区划,明确各区、新城、重点基础设施、新市镇等的防洪目标和要求,构建“安全、高效、生态”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以此适应并促进南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分别荣获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水利部“四优”铜质奖。

了解更多

秦淮河地区治理规划

秦淮河地区位江苏省西南部,是全省十七个水利分区之一,流域上游主要为镇江句容市和南京市溧水区,下游为南京市江宁区和南京主城区。秦淮河流域地形四面环山,中间地势低平,成完整的山间盆地,呈“蒲扇形”。《规划》在现场调研、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2015年和2016年流域暴雨洪水成因,研制了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同时对流域水利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对流域治理总体布局进行了深入研究,拟定了防洪对策方案,根据供需平衡分析提出了调配水工程布局方案。对秦淮河区水环境及水生态保护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秦淮河流域和沿江小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治理措施。规划批准后,是秦淮河区水利治理与管理的依据。

了解更多

南京溧水空港新城水系规划

空港新城地处南京市溧水区,是禄口国际机场空港核心区。空港新城地形条件复杂,沟塘密布,城市开发建设对区域内的水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产生了行洪出路不足、局部涝灾严重和水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水问题。根据其总体规划的意图编制水系规划,对区域及其周边水系规划方案进行深化、细化和优化,在区域构建既能防洪保安,又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水系和涉水工程体系,为困扰空港新城开发建设多日的水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指导区域河道、湖泊、泵站等水利工程建设,同时也为道路、桥梁、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据。本次规划范围为空港新城的用地范围,即北至规划新淮路、南至规划340省道及联三高速、西至243省道及规划六十三号路、东至淳溧公里,面积约40km2;研究范围为北至二干河、南至一干河及联三高速、西至秦淮河、东至宁杭高速的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防洪和排水分区,空港新城包含于这一区域,面积约90km2。城市防洪标准50年一遇,山洪治理标准20年一遇。圩区治涝标准20年一遇暴雨内河不超过最高控制水位。水资源目标为河道内常年水位不低于0.5m。水环境目标为内部河湖水库水质不劣于Ⅳ类。滨水空间治理目标为河湖蓝线范围仅作绿化用地,核心区和工业区河湖采用人工生态护坡,水库和其它区域河湖采用自然原生护坡。

了解更多

南京市水利风景区规划

该项目我院于2015年8月中标,项目成果包括《南京市水利风景资源综合体数据库报告》、《南京市水利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南京市水利风景区规划》。规划对南京市水利风景资源综合体进行了充分调查和评价,筛选出优质的水利风景资源综合体,提出规划期共创建30家水利风景区的目标,确定了南京市水利风景区发展布局与重点建设项目,以期创造出南京市水利旅游品牌和中国精品水利风景区,提高水利旅游在水利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该规划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优秀水利工程勘测设计三等奖”,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了解更多

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详细规划

南京市地处长江下游,拥有280km长的干流和洲岛岸线,是江苏省唯一跨江发展的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最发达的城市之一。2018年2月,南京市在全国率先以政府立法方式开展长江岸线保护,颁布了《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率先将长江保护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办法”要求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发展和改革、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编制长江岸线保护详细规划。

本次规划以《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江苏省长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以水利部核查长江南京段两岸项目统计成果为基础,加强南京市各部门、沿江各区以及现有相关规划成果等的协调衔接,分析了近年来南京市长江岸线整治行动取得的显著成绩,梳理了长江岸线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岸线清退目标及进度安排、明确开发岸线“高效集约”利用的相关要求,并针对岸线功能逐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控措施等。


了解更多

马鞍山市水利现代化规划

马鞍山市做为安徽省第二个编制水利现代化规划的城市,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定位准确的目标值、可操作易评价的评分办法的确定以及规划布局和规划任务的提出对安徽省其他城市乃至国内其他城市水利现代化规划的编制及实施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规划于2015年6月5日顺利通过安徽省水利厅组织的审查,2016年获得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批复(马政秘[2016]35号)。该规划荣获“二〇一六年度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了解更多

项目咨询

防洪评价

水保方案

水资源论证

入河排污口论证

开发区区域评估

水规划同意书

规划水资源论证

节水评价

水平衡测试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污染源调查

河湖生态健康评价

河湖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水法规立法后评估


了解更多

滁河近期防洪治理完善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

本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的基础上,对前期因征迁、资金等问题尚未治理的滁河干流和部分支流堤防进行整治。本工程移民安置补偿投资约5.67亿,涉及永久征地约800亩,临时占地约1800亩,规划搬迁2600多人,拆迁各类房屋约15万㎡,企业8家。本次移民安置规划顺利实施,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本工程完工后,能更好地发挥前期已经实施的“近期工程”防洪效益,进一步完善滁河干流防洪体系,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了解更多

秦淮东河一期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

秦淮东河工程是近年来南京市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利工程,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移民安置补偿投资约18.57亿,涉及永久征地2500余亩,临时占地6500亩,规划搬迁3300多人,拆迁各类房屋约37万㎡,企事业单位30家。本工程移民安置规划成果符合地方实际和大多数移民的意愿,为工程设计方案的比选和即将开展的征拆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了解更多

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宣城市)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

本工程是列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施方案》和《安徽省加快灾后水利水毁修复与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项目。本工程加固堤防长95.10km,移民安置补偿投资约10.41亿,涉及宣州、郎溪、宁国3个区县(市),永久征地4900多亩,临时用地约2800亩,规划搬迁7300多人,拆迁各类房屋约33万㎡,企事业单位11家。移民安置规划是可研、初设批复的重要前置条件,本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的加速推进,保障了项目...

了解更多

TOP